社会视点
VOICES
我们想出了无数保护耳朵的方法
却始终没有思考
耳机什么时候变得无法割舍
我们有话说
耳机背后的
社交逃避与信息恐慌
来源|很会融合小组
“摘耳机绝对是新世纪的脱帽礼。”这条转发量已达2.2万的段子随着网友的参与,衍生出了一套关于耳机的社交礼仪:不熟摘一只,重视两只一起摘;重新戴上意味着“端茶送客”;如果不摘耳机,就请你自动走开……被热门微博“扎心”的我们恍然发现,耳机早已超越了听力是否有损的生理范畴。耳机有损听力,说摘就摘似乎是最不现实的口号。就像蹭蹭暴涨的近视度数和越掉越少的头发,都不能阻止我们深夜在被窝里玩手机一样。耳机究竟为什么成为了离不开的刚需?答案绝对不是“要听歌”三个字这么简单。
耳机是新时代的隐身衣,拒绝交流的象征符,“自闭的一代”年轻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必需品。“为了听歌,不跟别人交流,跟别人交流还不如听歌。交流都是废话,还不如来点精神食粮。”大三的牛同学认为。“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听不到,你依然能听到别的声音,但就是戴着耳机可以假装没听见。”实习生小雪异口同声。戴耳机无形之中拒绝了与身边人的语言交流,避免了突然被搭讪的尴尬,仿佛直接在脸上写出“别跟我说话”几个大字。听的内容不重要,甚至仅仅戴着耳机什么都不听都能起到“在线对他人隐身”的效果,颇具仪式性的色彩。对口头上、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排斥,让他们戴上耳机,与非必要的社交绝缘。
关闭自己只是第一步,即使在人与人之间颇为隔绝的大众社会里,没有别人突然搭讪的潜在风险,耳机也能起到屏蔽他人的作用。“比如说我昨天在地铁上看书,旁边一个老太太吸溜嘴吸溜得我恶心,就把耳机戴上听歌,后来想到歌声太大对耳朵不好,就把耳塞带上了。”研究生小陈提起了公共交通上的经历,甚至“北京的风大,吹得耳朵疼”也是她选择耳机的理由之一。耳机屏蔽的不仅是身边的人,更是与不断变动的场景进行割离。无论是走在路上、坐在公交里还是身处嘈杂的饭馆、吵嚷的宿舍,耳机都能从听觉角度建立起保护罩,像蚕织就的茧蛹,把自己包裹在寂静或者是选择好的音乐中。“边上傻X太多,就戴隔音好的耳机。”朋克乐爱好者蹦出一句粗话。社会瞬息万变,耳机里的歌曲依然是一样的节奏。
无论是避免社交还是屏蔽环境音,戴上耳机似乎总有一种逃避的意味。然而另外一群人戴上耳机,却是对社会信息的主动接收。长期生活在城市压力和快节奏中的年轻人,反而难以适应突然闲下来的耳朵。“锻炼、开车、做家务我都戴耳机,会觉得无聊啊,除非有人陪着,听高晓松、罗振宇……否则会觉得信息恐慌。”媒体工作者钟先生表示。传统的专心致志、一心一意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准则,多管齐下、火力全开,让多个感官渠道服务于不同的事,才能让人处在一种不掉队的安心当中。郭德纲相声集中,每段都有一个“我要听郭德纲相声才睡得着”的评论获得几千赞赏。内容的营养尚在其次,耳朵里必须听点什么的强迫症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拒绝人际交往、屏蔽外界的声音,却24小时因耳朵的空闲而焦躁。耳机的使用同样反映出当代年轻人渴望封闭却畏惧封闭的缩影。从随身听到降噪耳机,不断更新的技术让人们逐渐有能力完全自绝于外界环境,诚然,这与崇尚个性与自我的年轻人一拍即合,但我们有时或许也需要停下脚步想一想,一步步构筑起“在场而缺席”、人人专注于个人世界的壁垒,是否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?
摘下耳机、放下手机后,倾听他人、表达自我的能力,成了这个社会新的稀缺资源。宿舍里每个人都戴着耳机,拉着床围干自己的事情,你都不知道这个宿舍里有几个人;工位上大家专注于手头工作,同事坐在对面必须用微信才能沟通;聚会轰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每个人专注经营自己的虚拟世界……我们大可选择保持对彼此私人空间的尊重,规避可有可无的人际交往和外界信息,但绝不能忘却和丢弃现实世界的沟通。假如失去了各种各样的“机”的你,突然像被剥夺了感官一样无所适从,那么无论多么高科技的耳机,都不是在为你提供帮助,而是将你驯化成新时代的低能儿。